【虎丘塔简介】苏州虎丘塔传说 土地公公发神威
虎丘塔,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虎丘斜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,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筑。塔身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。虎丘斜塔被尊称为"中国第一斜塔"和"中国的比萨斜塔"。

古建筑虎丘斜塔
虎丘斜塔是苏州云岩寺塔的俗称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上,建于五代后周末期(959年),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(961年),比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。该塔为仿楼阁式砖木结构,共七层高47米。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、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,从明代起,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,现在塔尖倾斜2.34米,塔身倾斜度为2.48度。

虎丘山云岩寺塔
虎丘是个历史悠久、人文景观丰富的风景名胜地。二千五百年前,"春秋五霸"之一的吴王阖闾在虎丘建造行宫,死后就葬在山中。《史记》载,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。相传葬后三日,有"白虎踞其上,故名虎丘"。民间还有一说:因"丘如蹲虎,以形名"。虎丘山头山门是虎头,山门前两侧的两口井是虎眼,断梁殿是老虎的咽候,上山的石道是虎背,而斜向青天的虎丘塔则是老虎漂亮有力的尾巴。
虎丘塔局部细节
传说故事
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,葬后3日,便有白虎踞于其上,故名虎丘山,简称虎丘。此山高仅36米,但古树参天,周围有不少名胜。山小景多,是虎丘的一大特色,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,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,苏东坡说过:"到苏州不游虎丘者,乃憾事也。"虎丘古迹很多,传说丰富,集林泉之致,丘豁之韵,堪称"吴中第一名胜"。
另有传说,现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颜氏原书,而是后人补书刻上去的,所以在当地有"真剑池、假虎丘"的说法。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。吴王阖闾墓可能在这里,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,故名剑池。
山上有一石井,传为唐代陆羽所挖,称为"陆羽井"。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——《茶经》的作者。据《苏州府志》记载,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,一边研究茶叶,一边著作《茶经》。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,评为"天下第五泉"。
苏州古建筑虎丘塔
苏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。不知是哪一个朝代,虎丘塔倾斜得越来越厉害,急坏了土地公公,他想来想去,只能用神威来救虎丘塔。这天晚上,苏州城的男女老少个个做了个梦,梦中被喊去拉绳,拉正虎丘塔。第二天一早醒来,人人都觉得腰酸背痛。据说,苏州吃"撑腰糕"的风俗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。
现如今雄伟的虎丘塔仍然屹立在虎丘山的山巅上,南来北往的过客未到苏州,远远的就先看到了它的雄姿。它是苏州古老历史的见证,是苏州人心中"家乡"的象征。